您現在的位置:主頁 > 熱點資訊 > 行業新聞 > 詳細信息
“飛豬”瞄準出境游 但真的能飛起來嗎?
作者:admin 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 發布時間:2016-11-01
阿里旅行更名為飛豬,意味著它與天貓、菜鳥、閑魚等阿里其他業務一樣,已經完全獨立。更名后的飛豬將主打出境游業務,但在阿里巴巴集團國際化的風口下,飛豬能飛起來嗎?


        獨立兩年之后,阿里旅行日前再度更名為“飛豬”。這意味著它與天貓、菜鳥、閑魚等阿里其他業務一樣,已經完全獨立。更名后的飛豬將主打出境游業務,其顯示了馬云對國際化的布局和野心。


        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、飛豬總裁李少華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時透露,飛豬用戶數目前已超過2億,App下載量逾1億,已經做到在線旅行全球第四大交易規模。“過去的兩年之所以沒有獨立命名,是因為它還必須借助阿里巴巴的平臺,也不能脫離與阿里巴巴的關系。現在,我們認為業務已經足夠成熟,是時候獨立了。”


        據悉,更名后的飛豬將目標客群鎖定年輕消費者,聚焦出境游,正在布局亞太、美國和歐洲三大旅行目的地的全球布局和戰略升級。飛豬與阿里商旅一起,構成阿里巴巴旗下的旅行業務單元。


        而隨著飛豬在海外的開疆拓土,支付寶的交易、授信、信用等服務也將一并落地。其國際業務縱深也將大大擴充,成為進軍海外市場的重要助力。

平臺的優勢在于其開放性和多樣性,但平臺上參差不齊的商家也飽受詬病。在業內人士看來,飛豬必須找到與OTA不同的運營方式, 才能真正解決行業的痛點。


        力拓歐洲市場


        兩年前的10月28日,淘寶旅行宣布更名為“去啊”。但是,這一名稱卻并沒有被廣泛使用。


        李少華解釋稱,當時的阿里旅行最想解決的問題是,讓大家產生“去啊”的想法,解決出門的問題。“我們將焦點放在每個人最初的旅行夢想,用戶只需要決定‘去’,剩下的部分,由我們的平臺解決。”


        不過,經過近兩年的發展后,阿里旅行發現用戶的使用習慣使其對出行的要求變得更高,他們不再局限于標準化的線路和團隊游。


        因此,飛豬將重點拓展的對象放在了歐洲市場。據悉這一思路來自馬云的指示,他在內部會議中一針見血地指出,“做旅游市場得歐洲者得天下。歐洲無論是人文旅游還是自然風光,都值得去深度挖掘。”


        在一些特別的線路上,為了盡快打開市場,飛豬采取了自營直采的方式,比如針對芬蘭的“極光之旅”路線,從機票、酒店到景點均是與當地服務商直接進行合作。


        該公司一名內部員工向21世紀報道記者透露,此類路線的盈利空間并不是很大,而盈利也不是公司的出發點。“我們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用戶黏度,給用戶不一樣的印象。讓他們知道,其他平臺沒有的產品我們可以提供。比如我們在與芬蘭航空的談判過程中,還從用戶角度出發,要求他們為飛機上的視頻提供中文字幕。”


        同時,飛豬還在芬蘭當地建立了線下服務站。據李少華介紹,其歐洲目的地戰略將包括一站式交易平臺、目的地服務體系以及目的地整合營銷三個部分。芬蘭是歐洲目的地戰略的第一站,接下來,意大利、英國、荷蘭、法國、瑞士、德國以及捷克共八個國家將在飛豬開通旅游國家館。


       全球化探路


       飛豬對出境游市場的布局早已體現。早在2014年9月,阿里巴巴上市時便將全球化列為阿里未來10年的三大戰略之一。除了在電商領域頻頻出手,阿里還投資了社交軟件Snapchat、視頻通話應用TangoMe、移動搜索工具Quixey、招車應用Lyft、AR平臺Magic Leap等。


       此外,阿里巴巴投資的百程、窮游、在路上和游友移動,也都是專注于境外游細分市場的創業項目。


        今年年初,阿里旅行與新加坡旅游局啟動戰略合作,開始全球化布局。目前,阿里旅行全球目的地戰略已經有了新加坡、美國以及歐洲三地,并陸續推出阿里商旅、出境超市、未來酒店、未來景區、未來假期以及未來飛行+等服務。


        而在阿里旅行所覆蓋的區域,螞蟻金服旗下的支付寶、芝麻信用、本地生活也一并落地。在李少華看來,這正是飛豬在國際化業務方面的探路。“我們得先靠旅游把用戶輸送過去,他們才能在當地使用一些衍生的其他服務。所有的產品要落地,第一要素是得有人。”他預計,飛豬今年的交易額將超過千億元。


        與阿里巴巴旗下其他業務相比,在線旅游仍然還處于成長期。國家旅游局發布的《2015年中國旅游業統計公報》顯示,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.17億人次,旅游花費1045億美元,分別比上年增長9.0%和16.6%。不過,這一市場的份額仍然被攜程、同程旅游、途牛網等牢牢把握。


        對于這一現狀,李少華認為阿里旅行與OTA截然不同。“千萬別把我們列為OTA平臺,數據應用才是我們的重點,我們的側重是幫助商家連接消費者。我們是要建造旅游行業在互聯網的基礎設施,從產業鏈上來改變傳統行業,并不能完全靠整合投資。”


        據悉,飛豬的平臺用戶中,83%的用戶出生于1985年以后, 年輕化的需求已經成為主力。而所謂的“飛豬精神”,則是傳遞更多關于自由、年輕的訴求。只不過,在整個阿里巴巴集團國際化的風口下,這頭豬怎樣才能飛起來,依然有待考驗。